春假期间,当全国各大城市、热门景点被杭州学生“占领”之际,4月29日下午,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富阳银湖中学、富春第六小学、富春第七小学的学生们,大手拉小手,携手走进家乡的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临平古海塘文化公园,共同参与了一堂“行走的思政课”。
“这艘独木舟,它出土于临平山北茅山遗址南部的一条南北向古河道中,是良渚文化首次发现独木舟,距今约5000年了。”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讲解员张灵韵向学生们娓娓道来。
紧接着,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邱奕菲诠释道,“从独木舟到航空母舰,中国人的创造基因从未改变。从河姆渡的榫卯结构到港珠澳大桥的沉管技术,这种‘道法自然,师夷长技’的创造性思维,正是文明迭代的核心驱动力。”
一个点位,思政课教师和讲解员老师“双师”共同授课,将传统课堂延伸至历史遗迹与文物展陈之间。两位老师带领从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纹饰、良渚玉琮的宇宙观,到良渚文明独木舟的创新精神,再到水乡集市的经营智慧,通过文物背后的故事解读中国精神的深刻内涵。
在古海塘文化公园,师生观摩范公塘、鱼鳞石塘、竹笼石塘、条块石塘等实物模型,与古代治水官员AI数字人对话,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缪敏敏与临平古海塘文化公园讲解员仵啊龙交替讲解,让“创造、奋斗、团结、梦想”四大中国精神从文物中“活”了起来。
“平时逛博物馆,我们只能听到讲解员的讲解,今天两个老师一起给我们上课,可以让我对家乡的历史文化更加了解,也能够了解到背后所蕴含的中国精神。”富春六小学生贾程博在参观完后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采用大手拉小手的形式,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富阳银湖中学、富春第六小学、富春第七小学的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一起上课。
“当前,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熊蕾提到,“我们想通过大手拉小手,小学生感知文化符号、中学生思考历史逻辑、大学生探究精神传承,这种分层联动模式,既打破学段壁垒,又让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落到实处。”
本次活动是杭州市校园短视频联盟发布的“行走的思政课”X“走遍杭州的博物馆”联盟令主题研学活动,主题围绕“行走的思政课、博物馆走读、走遍杭州的博物馆”等关键词展开,面向全市大中小学生征集优秀短视频作品,引导学生们在假期,以思政的脚步,走遍丰富的文博场馆、感受杭州的历史地标、精彩文物、传统非遗等,以短视频的形式进行记录、讲解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