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红星新闻】
数据显示,我国成人慢性肾脏病患病率约为10.8%。当普通人出现经常疲劳、乏力,眼睑或双下肢浮肿,尿中出现泡沫增多、尿色异常、排尿疼痛和困难时,这些就可能是慢性肾脏病的早期信号。日常中很多人不经意就会做的伤肾行为,看看你中招了没?
肾在人体中发挥什么作用?
肾脏在我们的身体中,不仅负责运送、排除体内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还参与调节血压、维持骨骼健康、生成红细胞等多种生理过程,是人体保持内环境平衡必不可少的器官组织。
1、排除代谢废物,维持体内环境平衡
血液流经肾脏时,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将血液中的尿酸、尿素、肌酐等代谢的废物以及多余的水分过滤出来,形成尿液。
尿液通过肾小管被进一步处理,将有用的物质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废物和多余水分则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2、调节身体血压,保持血管健康
肾脏分泌的肾素是一种重要的调节血压的激素,它能将血液中的血管紧张素原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Ⅰ,进而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是一种强有力的血管收缩剂,能够使血管收缩,增加外周阻力,从而提高血压。
此外,肾脏还能通过调节电解质中钠和水的重吸收,影响血容量,进而影响血压。
3、维持骨骼健康,促进钙吸收
肾脏能够分泌活性维生素 D3,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肾脏还能调节磷酸盐的排泄,维持血钙和血磷的平衡。
4、生成红细胞,维护造血功能
肾脏还能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刺激骨髓生成红细胞。
这5件事真的不要再做了!
①憋尿
长期憋尿会导致尿液在膀胱内长时间停留,增加细菌感染和结石形成的风险。
②熬夜
长期熬夜会破坏人体的生物钟,影响肾脏器官的休息和修复。
③吃得太好
特别是高蛋白、高盐分的饮食,也会增加肾脏负担,容易形成结石。
④过度劳累
过度劳累会使身体处于紧张状态,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
⑤饮水不足
饮水不足会导致尿液浓缩,增加结石和感染的风险。
如何保护肾脏?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最迟 11 点前入睡,保持 7~8 小时的睡眠时间。并且,要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避免长时间从事重体力劳动,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有尿意时应及时排尿,避免长时间憋尿。
饮食要健康,减少奶茶和饮料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保持饮食均衡。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
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①尿液中出现血丝、鲜血或尿色浑浊;
②持续的腰痛或下腹部疼痛;
③频繁的尿意、尿频或尿急;
④尿液颜色异常,如深色尿液或带有异味;
⑤疲劳、无力或体重下降;
⑥水肿或高血压。
来源:科普中国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