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
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干部诊疗科护士长 姜 涛□儿童神经发育专科主任 马秀伟
唉……当孩子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很多家长或许会想“小孩能有什么心事”,通常一笑置之。但频繁叹气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健康警报,家长一定要重视。
孩子总叹气可能是疾病引起的,应及时就医。第一,呼吸系统疾病。当孩子患上感冒、支气管炎或哮喘时,呼吸道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气道变得狭窄,呼吸会变得不顺畅。为了获取足够的氧气,孩子会不自觉地通过叹息来加深呼吸。比如,哮喘患儿在发作时,除了会有喘息、咳嗽的症状,还可能频繁叹气,试图缓解胸闷带来的不适感。第二,心血管系统疾病。心脏如同人体的发动机,当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等疾病影响泵血功能时,全身器官会陷入缺氧危机。孩子会感到气短、乏力,进而通过叹息来调节呼吸,改善缺氧状态。如果发现孩子叹气时面色苍白、心跳很快,甚至跑两步就喊累,可能是心脏在呼救。 此外,孩子的其他身体不适也可能表现为叹息。比如,长期消化不良、胃部胀气会使孩子腹部胀满,膈肌上抬,影响肺部的正常扩张,导致呼吸不畅,引发叹息。此外,过敏引起的鼻腔堵塞、腺样体肥大等问题,同样会干扰孩子的正常呼吸,促使他们通过叹息来调整呼吸节奏。
如果孩子在叹气的同时没有上述表现,则可能是心理因素导致的。当今社会,孩子面临很多压力。学业的负担、考试的压力、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处理,都可能让孩子产生焦虑和紧张的情绪。当焦虑情绪堆积,身体会启动“应激反应”:呼吸变得急促、胸口发闷,叹息成了缓解紧张的“本能动作”。比如考前,有的孩子会一边写作业一边叹气,嘴里嘟囔“要是考不好怎么办”,这正是情绪超载的信号。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抑郁的孩子,往往会表现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自我评价降低等症状,频繁叹息也是其中之一。这种叹息是他们内心痛苦和无助的一种外在表现。对于这些孩子,家长要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为其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帮助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如果孩子的心理问题较为严重,也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此外,如果家里有人常叹气,孩子可能因好奇模仿,久而久之形成习惯。这类叹息通常没有规律,也不伴随身体不适,但长期下去可能成为无意识的“肌肉记忆”,应及时纠正。
本文来自【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