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 近年来,江西南昌秉承“活化利用,以用促保”原则,实施“老城更新+文化赋能”双轮驱动,通过空间重塑、功能再造、文化注入、商业创新,对工业老旧厂房改造升级,打造出了一批主题鲜明、产业聚集的文创产业园区,使“工业遗址”变身为“城市风景线”。
在南昌市青云谱区,一处由老工业厂房蝶变而来的“京3+文化公园”主体改造已基本完成,虽然还未正式开业,但随处可见的工业遗产与当代艺术风格的碰撞已经“圈粉”无数,部分先行试运营的场馆吸引了不少市民游玩体验。
南昌市民曹梓婷兴奋地说:“一走进这里,我就被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住了,满满都是老厂房的复古韵味。而且业态丰富多样,拍照特别出片。刚才我和朋友拍了好多美照,这里简直就是打卡胜地。”
京3+文化公园的前身是原南昌铸锅炉厂的老旧厂房,在城市更新的浪潮中,当地没有选择“一拆了之”,而是以“修旧如旧、新旧融合”为理念,对老厂房进行改造升级,建设一个占地面积约38亩,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集文化教育、体育健身、数字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创意孵化园区。目前,京3+文化公园项目建设已大体完成,入驻业态正在加紧装修,将于国庆前开放投入运营。
据园区商户刘志介绍:“这两个月,我们施工团队加班加点,每天都忙到很晚,目前我们在招人,争取9月中旬开始试营业。园区交通便利,地铁口就在旁边,吸引了很多年轻行业入驻,所以我们特别希望能早日开业。”
江西南昌青云谱区京山街道经济发展办负责人戈毅平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全力做好园区服务工作,引进相关配套业态,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希望市民游客来到这里,既能感受到浓厚的工业气息,又能拥有多样的文化体验选择,让历史肌理与现代生活完美融合。”
除了京3+文化公园,今年,南昌市实施“老城更新+文化赋能”双轮驱动,充分发挥存量工业老厂房的资源禀赋,不断挖掘潜在的优势,投资14.6亿元重点推进了4个老旧厂房提升改造文化园区的项目建设,形成了覆盖文化创意、电子商务、青创孵化等不同业态的潮流街区。
截至目前,南昌市已形成了总占地约987亩、建筑面积69万平方米的13个工业遗产文化创意园,年产值突破80亿元,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近4万人,逐步形成了以“产业+休闲+消费”为内核的城市新经济、新业态融合发展模式,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如今,一个个工业遗存项目在南昌焕发新生,它们不仅丰富了城市功能、增添了文化内涵,还提升了城市品质,正在成为城市里的一张张文化名片和生活新地标。(总台记者 谢元森 曹子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