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坎帕拉9月9日电(记者聂祖国 刘盼)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服)近日在乌干达蒂伦加油田附近的布利萨地区开展公益活动。
公益活动以中国自研高端石油装备“璇玑”旋转导向钻探系统与“璇玥”测井系统冠名。
中海油服近日在乌干达西部蒂伦加油田附近的布利萨(Buliisa)地区举行捐赠活动剪彩仪式。(中海油服供图)
公司向当地医疗机构捐赠了大型户外遮阳棚、座椅及清洁消杀物资,为长期在户外候诊的患者群体提供了遮蔽场所,受到当地政府、乌干达石油管理局等多方认可与肯定。
自2023年初起,中海油服“璇玑”旋转导向钻探系统与“璇玥”系统正式在乌干达投入现场应用。截至目前,“璇玑”系统已在乌翠鸟油田完成15口钻井作业,累计进尺达4.8万米,下井作业总时长超过5.6千小时;“璇玥”测井系统则在翠鸟和蒂伦加两大油田完成了40口井的测井作业,累计测井长度达到3万米,总下井时间超过2千小时,实现了在乌干达油田项目的规模化应用,标志着中国高端油气技术在非洲实现突破性落地。
布利萨地区议长弗雷德·巴里甘巴基在捐赠仪式上表示,中海油服不仅通过“璇玑”和“璇玥”等先进系统在地下为乌干达寻找能源,更以务实行动在地面上为社区带来光明。期待中海油服继续发挥其技术优势和本地化承诺,在推动油田开发的同时,为乌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多动力。
中海油服近日在乌干达西部蒂伦加油田附近的布利萨(Buliisa)地区举行捐赠活动。(中海油服供图)
当地一家卫生院的负责人对公司援助医疗物资表示感谢。该院医生凯伦加·杰拉德说:“这表明中海油服不仅仅是来开发油气资源,更愿意为本地社会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我们对此心怀感激。”
乌干达石油管理局代表肯尼斯对中海油服的举动给予高度评价,称其为“贴近民生、精准施策”的暖心之举,切实提升了当地医疗基础条件和服务质量。
乌干达最大报纸《新景报》9月2日报道称,中海油服已至少为乌培养了800名石油产业工人。同时,企业还重视社区参与,启动了许多旨在改善当地基础设施、支持教育以及提升公共卫生设施的民生项目。
中海油服乌干达公司代表代鹏表示,本次捐赠代表了企业与社区共建共享、共同成长的长远承诺。随着乌干达第一桶商业原油的投产临近,以“璇玑”和“璇玥”为代表的中国技术和中国方案正为乌石油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