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月2日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对等关税”,到主动承认对华高关税“过高”且不可持续,美国挑起的这场关税“闹剧”已一个月。
在“卖全球、买全球”的义乌国际商贸城,大大小小分布着超7万家外贸商户,其中3000多家参与对美贸易,依存度各不相同。一个月过去,“世界超市”义乌情况如何?正值圣诞节用品的采购旺季,“财米油盐”栏目组近日前往实地探访。
“我们店来自美国的订单只占3%左右,影响不大。”蒋江平夫妇经营着一家圣诞服装门店,主要面向欧洲市场,目前生产订单已排到7月下旬。记者注意到,不到一个小时,就有两批客商到店咨询,其中一位来自意大利的客商是首次到访。
“4月是圣诞用品生产下单的旺季,从关税加到145%到现在,我们差不多有一半的订单受到了影响。”主要经营圣诞饰品的王晓丽,对关税带来的影响则感受更为深刻。她分析,5月底之前义乌能否出货,将直接关系到美国当地市场冬季货架供应是否稳定。
“对于美国那边的终端消费者,如果关税风波持续,今年的圣诞用品就只能花更多钱买,甚至无法买到。”她说。
尽管对美业务占比较大,但对于公司发展王晓丽并不担忧。她表示,对美订单减少只是意味着“加班变少了”。近年来,她所经营的外贸公司持续稳定地发展南美洲、欧洲等地区的客户。如今,她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打磨产品、提升品质,更好服务全球其他地区客户。
来自阿根廷的客商Ariel Maldjian证实了王晓丽的说法。“留给采购圣诞用品的时间不多了。5分钟前,我们就在讨论来这家店里买些什么。”他说,义乌之所以吸引全球客商前来,不仅在于商品的丰富,上乘的质量是另一个重要原因。
“财米油盐”了解到,面对不合理的关税挟持,义乌的外贸企业不仅积极拓展多元市场,而且通过提前谋划、主动创新、拉长产业链提升自身竞争力。
经营着一间3D打印玩具商店的吕旭连表示,3D打印玩具属于新兴领域,公司在创立之初,便注重打印耗材的自主研发和生产,保证了产品在色泽、质量等方面在行业内具有优势。
他告诉记者,关税风波下,许多美国客商先是观望一周,最终还是因为找不到同样性价比的供应商而选择“回头”下单。还有美国客商主动提出,希望通过协商减轻关税带来的价格影响。
吕旭连说,公司整体业务的增速远超美国单一市场的增速,对美业务占比已从原来的八成左右下降到三成左右,大大减轻了此轮关税风波带来的冲击力。“之前我们的生产线上是一、两千台机器,现在我们有五、六千台,多生产出来的产品都销售到其他国家去了。”
不仅义乌老板们主动求变、以变应变,政策层面也带来“及时雨”。4月29日,义乌发布了最新的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不仅包括支持科技创新、智能改造、人才引育等多项内容,还明确提出将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用来支持3000余家参与对美贸易的市场商户出海拓市场、抢订单。
广阔的市场空间、成熟的产业链条、及时的政策支持,给予了义乌老板们敢闯敢创的底气,让义乌这座外贸重镇在国际风云变幻中更显韧性。在一次次面对面的交谈中、实打实的合同里,这座“世界超市”始终“敞开大门做生意”,将全球2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210多万家“中国制造”企业紧密相连。
正如今天的中国,坚持“握手”而非“挥拳”、“拆墙”而非“筑垒”、“联通”而非“脱钩”,始终以开放发展自己,以开放造福世界。“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
“财米油盐”|美国“一天一变”,中国淡定底气何来?
专题:《财米油盐》——你的财经宝典
编辑:杨浩贤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