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知|过度防晒导致骨质疏松?这样小面积晒晒有益健康

发布时间:2025-07-10 14:36:00

近日,一则新闻引发热议:一位年仅26岁的女孩因多年“极端防晒”被确诊骨质疏松。她常年不晒太阳,出门必打伞、防晒衣、防晒霜三件套,甚至避免一切阳光直射——最终,“防晒防出了骨头病”。

这是一个日益被忽视的健康隐患:年轻人在追求“白”与“颜值”的同时,正在悄悄地埋下慢性病的伏笔。

过度防晒,真的有危害吗?

适度防晒当然有益,“防晒过度”则可能带来一连串连锁反应的代谢紊乱,比如骨质疏松。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可合成维生素D,维生素D是钙吸收、骨代谢平衡和骨密度维持的重要因子。

若长期避免日晒,也就是防晒过度,就会导致维生素D缺乏,进而导致钙吸收障碍,发生骨量减少,最终提前发生骨质疏松,甚至骨折。研究发现,长期缺乏阳光照射(过度防晒)的年轻女性,其骨密度显著低于同龄正常日照组,骨折风险显著上升。

人体维生素D的补充来源于食物摄入,太阳照射等多种渠道,偏食、节食、胃肠道疾病、肝肾不全、某些药物(抗病毒、抗真菌药物,糖皮质激素等)等都会引起维生素D缺乏,但是防晒过度一定是年轻人维生素D缺乏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维生素D不仅影响骨骼健康,更是全身多系统代谢调节因子,缺乏它,会导致免疫力下降(易感染),易疲劳、抑郁、注意力差,胰岛素抵抗上升等风险。

有人会问,维生素D缺乏,会引起肥胖吗?

这看起来似乎不可思议,但这是一种双向关联的事实。一方面,维生素D缺乏与肥胖密切相关。因为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脂肪代谢酶活性、增加食欲调节紊乱、抑制脂肪氧化、促进脂肪堆积。另一方面,肥胖人群更容易缺乏维生素D。因为维生素D是脂溶性维生素,容易被“脂肪吸住”,降低其在血液中的活性水平。

原本被大家认为是“老年病”的骨质疏松、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正在年轻群体中提前上演。而这些问题的一部分源头,可能就是从“防晒过度”开始。因此,年轻女性、长时间室内办公人群需要格外注意。

防晒与健康并不矛盾,关键在于掌握“度”。推荐一些科学防晒和保持健康的方法:

■ 日晒时间和部位建议

每天早上8—10时或下午4—6时

晒15分钟左右,手臂、小腿暴露即可

每周3—5次,有助于合成足够维生素D

■ 饮食补充

多吃深海鱼类(三文鱼、金枪鱼)、蛋黄、奶制品

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口服维生素D3补充剂

■ 防晒方式选择

外出长时间暴晒时使用防晒霜

平日适度暴露皮肤

注重防晒场合与时间的“个性化匹配”

本文作者: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副主任医师 钱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