荼蘼幽绽,楝花诉阑。江南春花瘦落、绿阴冉冉之际,中国西南的天边,蓦然升起一片蓝紫色的云霞。
是蓝花楹,开出了春向夏路途上的别样浪漫。在昆明,在西昌,在保山……云贵高原、横断山系里那些突然间沉积起蓬勃热力的城市,唤醒了一树树仿佛来自梦境的蓝紫花朵。
对于蓝花楹,我们的认知远远落后于其他春夏间开放的花,甚至比高山杜鹃“索玛花”早不了多少。十多年前,曾听一位朋友念叨过几次,但指向点是在遥远的南非,“比勒陀利亚的紫葳应该开了,真想飞过去看看!”
紫葳,指的便是蓝花楹。它原产南美洲巴西等地,是紫葳科蓝花楹属的落叶乔木。
许是“紫葳”二字稍显生僻,且与“紫薇”读音相近,时常被混淆,故而“蓝花楹”之称便被更多人接受。比如,西昌确定将它作为市树时,便以蓝花楹命名,而不叫紫葳。
是的,蓝花楹,读起来很好听,看起来更别致。
四月将尽时,我们在大凉山深处欣赏过漫山遍野的索玛花之后,一头扎进了西昌的蓝紫花海里。
城市尚未完全醒来时,蓝花楹却醒了。熹微晨光里,蓝花楹宁静若处子,细密的花串紧挨着,透着淡淡的蓝、淡淡的紫,还隐约镀着一层淡淡的乳白。微风拂过,花枝轻轻摇动起来,送来缕缕带着甜味的香气,若有若无地。
当初阳照临时,蓝花楹的色泽丰富起来。最先感受阳光的花树顶端,瞬间色泽亮丽,色彩由朦胧的蓝紫转成鲜明的红紫,那色彩让人想起江南田野上的紫云英,或伊犁坡地上顺光盛开的薰衣草。随着光线位移,一树树蓝花楹上下两部分的色彩此长彼消,很有看头。
太阳升高了,光线也变强了。此时,再看一排排站在街边的蓝花楹,色彩又变回了日常的蓝紫,花越密,色泽越深。蓬蓬勃勃、层层叠叠的蓝紫,让人感觉到天空的蓝淡了许多,而穿行在花树间的风,却染上了丝丝淡紫。
在西昌欣赏蓝花楹,是避不开航天路的。如果说西昌是“中国蓝花楹最美的地方”,那高高耸立在航天路两侧的蓝花楹,便是“最美”的代表。
到航天路赏花,最好先站在敞篷车上,让车来一次通场巡礼。此时,人离高高盈动的花枝最近,前景空阔,虽然蓝花楹仍无法伸手可揽,却可以有一种御风缓飞在蓝紫霞光中的美妙体验。
下得车来,汇入人流看花,则又是另一番感受。发达的媒体传播,让西昌蓝花楹数年间便闻名遐迩、蜚声中外,于是蓝花楹时节,西昌街头“出门俱是看花人”,航天路时常人头攒动。
西昌市政府善于捕捉这清丽花朵助推城市美誉度的机遇,把航天路东侧两车道的一半划为人行道,让天南地北的赏花客,更安全更从容地与蓝花楹亲近。
在离人流密集区稍远的街头,我细细打量着逆光里一枝如瀑发般垂挂下来的蓝花楹。有了阳光的照耀,加上抵近观察,平常远观如纱似雾、蓬松缥缈的蓝花楹,此刻呈现出玲珑巧柔的闪亮模样。原来,一蓬蓬如蓝紫火焰的花束,是由许多小小的花朵组成的。花朵细小修长,花萼成筒状,宛如喇叭,与我们寻常看到的泡桐花相似,但那细腻的质感和闪烁的光泽要比泡桐花更有温度。
“一枝两枝千万朵”。虽然蓝花楹花朵细小,但这花朵实在是太多太密了,成百上千朵花汇聚成一簇,成千上万簇花汇聚成一片,一片一片地,便成了绵延在街道上的蓝紫云霭,美出了一城的人间绝色。
于是我想,如果一朵蓝紫色,是一粒诗性因子,那么一街的蓝紫色,便是两行抒情诗,而一城的蓝紫色,便是人世间一首最宏大磅礴的抒情诗了。
这航天路两边的两排蓝花楹,自然是最美的两行抒情诗。我抬头远望,向着蓝紫密集处行进。
蓝紫密集处,当然也是人群密集处。我终于发现,航天路上看花,多半是捎带着看人的——天南地北的人、各式各样的人。只有赏花人与花形成了谐和的对应,这蓝紫的花才会美得不可方物。
这边花树下,几位穿着清凉的女孩举着自拍杆,拍着与蓝紫同框的合影;那边梯子上,一位盛装的女子正摆着姿态让人留影;一位北方口音的大叔,边唱歌边舞着纸龙;两名儿童手里各捏着一根蓝花楹造型的雪糕,美滋滋地看着为花忙碌的人群;一辆中巴在花树下停靠,下来一群服饰、帽子和拉杆箱都整齐划一的旅行者,她们一列横队站在最高大的花树下,用粤语喊着“蓝花楹”,配合视频拍摄者……
都说喜欢蓝色的人性格文静,喜欢紫色的人性格细腻,但是,在这一街蓝紫花朵之下,似乎所有的人变得奔放、热烈,难道这片蓝紫,蕴藏着令人陶醉的密码?
有人客气地请我帮忙拍照。转身一看,是四位身着彝族服饰的女子,出面邀请的那位用标准的普通话告诉我,她开了家公司,想与三位彝族员工一起,在蓝花楹下捎带着产品拍摄两段视频、数张照片。
我欣然允诺。西昌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在雅致浪漫的蓝花楹背景里,盈动的彝装服饰肯定是道特色鲜明的风景,这正是我希望拍到的画面。何乐而不为呢?
半个多小时之后,看到满意的影像,她们开心了。感谢之余,那位领头的特意添加了几句推介:除了这条航天路,西昌还有不少地方有蓝花楹,值得去看看,比如建昌路、文汇路、登月路……
我说“正有此意”。毕竟,各处有各处不同的环境,自然就会有不一样的美感。
于是,找时间欣欣然走遍西昌。邛海边的蓝花楹,在湖面和天空的简明背景里,站成玉树临风、略带忧郁的少年模样;建昌路的蓝花楹花枝,簇拥着古色古香的楼阁,仿佛一群围着长者听故事的孩童;文汇路最适合步行赏花,不宽的道路,正好使路两旁枝繁花茂的蓝花楹拱织成梦幻感十足的“蓝紫隧道”……
离开西昌时,我突然感到留驻的时间还不够长,至少有一个重要的场景我还没有看到。这应该是在盛花期之后的某一个雨后清晨,不曾有行人走过的大街上,零落的蓝花楹一路密匝匝地铺陈开去,闪烁着生命里最后的丝丝微光。那是一种与枝头的梦幻迷离不同质的美。
因为,看一城花开,可以欣喜,可以忘却尘世的纷扰;而看一地花落,除了感受凄美,更可以沉思,感悟春风得意之外的那些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