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7家省级开发区何以强势崛起

发布时间:2025-07-11 09:04:00

位于朝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朝阳黑猫伍兴岐炭黑有限责任公司厂区。本版图片由朝阳市商务局提供

俯瞰朝阳喀左经济开发区。

引子

近日,2024年辽宁省省级开发区综合考核榜单揭晓,在全省84家省级开发区综合考评中,朝阳市7家省级开发区中有6家闯入前三十强,其中,北票、建平、喀左三家经济开发区跻身前十,分列第六、第八、第九位,创下历史最佳成绩,令人瞩目。

纵观发展全局,7家省级开发区已成为驱动朝阳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与“动力源”。数据显示,2024年,朝阳7家省级开发区贡献了全市89.07%的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3.65%的固定资产投资、73.36%的域外资金引进额以及100%的实际利用外资额。再看今年前5个月,这些开发区共开复工项目287个,新签约招商项目104个,占全市总数的43.5%。

开发区何以异军突起?何以成为朝阳发展的新引擎?今日,我们深入其中,探寻答案。

一盘棋

朝阳省级开发区的强势崛起,关键在于朝阳市委、市政府下好了体制机制改革这盘“先手棋”,真正形成了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推动发展的“一盘棋”格局。

朝阳市委、市政府明确将7家开发区定位为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实行“党工委+管委会”合署办公(处级规格),并委托所在县(市)区管理。这步棋的关键在于“双肩挑”,一方面,由属地县(市)区长兼任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确保县级层面的人财物等核心资源能顺畅地向开发区倾斜;另一方面,配备专职的正处级管委会主任,全面负责开发区日常运行,同时统领所在县(市)区的招商引资工作。

有专业人士解读,这套机制打破了条块分割,让开发区发展获得了来自县区“主官”的强力支持和资源整合配套,真正实现了全域“一盘棋”。

让更多的力量向开发区集中,让更优质资源向开发区倾斜。朝阳市委、市政府要求市直各有关部门要结合自身工作职责,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等,以全市合力推进开发区发展。仅以朝阳市商务局为例,他们搭平台、促招商、拓外资、稳外贸,推动项目与产业集聚,为全市开发区的跃升发展不断注入强劲动力。

此外,朝阳市还系统谋划实施了《朝阳市深化经济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从加强党的领导、理顺事权关系、创新财税体制、优化人事薪酬、探索市场化运营5个方面持续深化改革。

对于这套改革的核心逻辑,朝阳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标是让开发区与行政区的权责边界更清晰,让干部管理、财政保障、薪酬激励、绩效考核、运营机制等现代制度更健全高效,从而全面提升开发区的活力、动力和实力。”

一条链

在朝阳喀左经济开发区,一条从前期材料、辅材、化合物半导体直至晶片衬底的完整链条正在形成。

这样的产业链,绝非喀左独有。放眼朝阳全域,7个省级开发区聚力发展,各自主导产业规模日渐扩大,企业聚沙成塔,产业聚群成链。

北票经济开发区以宏发公司为龙头,建成了农产品加工全产业链,以一诺环保为龙头,形成了环保产业链。凌源经济开发区以凌钢等为龙头,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钢铁产业链。柳城经济开发区依托中国电力、运达集团等大企业,新能源产业链正在形成。建平经济开发区重点打造新型环保材料、机械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喀左经济开发区以通美晶体为龙头,初步形成从半导体前期材料到晶片的产业链。朝阳经济开发区加快构建以金达集团、新都黄金两个企业为龙头的金属新材料产业园。朝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依托鞍钢朝阳钢铁为龙头,现代冶金产业正在聚链成势,依托浪马轮胎、黑猫炭黑等企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橡胶轮胎新材料产业链条。

这些纵横交错的产业链得之不易。

它们或借助于当地资源优势,深挖其内在的价值,探索出高效的资源转化路径。建平开发区在膨润土、铁矿、硅石、玄武岩等资源上大做文章,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据管委会主任武国航介绍,开发区对膨润土资源的开发已从原矿开采发展到终端产品制造,引入了中能建、天元、唯科、宏宇等膨润土材料生产企业,产业在强链延链中壮大。

它们或诞生于一场深刻无比的招商变革,从昔日“饥不择食”的被动“捡菜”,彻底蜕变为如今“提着篮子精准选菜”的战略布局。喀左经济开发区的成功便是最佳佐证,以通美晶体为链主,通过定向招引,7家企业13个项目如精密齿轮般环环嵌入,最终成就了其从原材料到晶片的完整链条。

聚力优化产业结构,在推动转型升级上寻求新突破。目前,朝阳市各个开发区已经形成了上下游配套、产业协同、行业互补、数字赋能的发展态势。

一股劲

如今的朝阳,正凝聚着一股向上的力量,那便是一门心思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这股力量,在项目建设中深扎根脉,在科技创新中蓄积动能,在对外开放中伸展枝桠。

发展之基,首在项目。各开发区围绕项目签约、开工、投产、达产等全生命周期,实行包保推进重大项目制度,对每个项目都明确一名领导包保、一个专班推进、一套方案落实,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按序时进度协调推进,确保项目建设取得实效。今年1月至5月,有287个项目开复工。

在朝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华润雪花年产30万千升啤酒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如火如荼建设;在柳城经济开发区,大有荃吉康植物基胶囊项目正拔节生长,柳城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局局长李柏文说:“预计8月份主体封顶,建成后年可实现产值超11亿元。”

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朝阳市上下同声相应,同向为之。开发区鼓励企业“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提高产品的国际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在吸引外资方面,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加强对外资企业的服务和保障。针对外资企业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方案,解决企业在投资、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2024年,建平经济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总数的98.23%。

发展的澎湃动能,源于创新的活水。推动开发区强化“智慧化园区”和“数字化园区”建设,鼓励开发区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建共享实验室、孵化基地、中试基地等,推动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建设,提升综合能力。朝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刘凤玉说:“从省级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到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再到冲刺国家级高新区,每一步都是上下一心用汗水换来的。”在这里,54个“揭榜挂帅”项目已落地生根,186项科技成果成功转化。

从朝阳市委、市政府的精心谋划,到一线干部的苦干实干,朝阳市上下一心共同奏响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交响曲,当其枝繁叶茂,必是朝阳迎接明媚时。

(辽宁日报记者 张辉 崔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