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中旬以来,北京开展“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督促属地网站平台集中整治恶意虚假摆拍、散布虚假信息、违背公序良俗、违规引流营销等恶意营销乱象,依法依约处置了一批违法违规账号。
在北京市网信办公布的
恶意虚假摆拍类案例中
↓↓↓
● 账号“**爱玩车”利用“磕头求雨”卖惨摆拍,打着“助农”“扶贫”名义,编造悲惨剧本引流敛财。
● “古哥**”等账号摆拍发布或借助山区农村儿童生活贫困、教育条件艰苦等内容,以扮惨博同情的方式引流吸粉。
相关账号已被平台依法依约禁言,同步暂停营利权限。
在散布虚假信息类案例中
↓↓↓
● 账号“是小**”发布自杀信息,经相关部门核查为该用户故意编造“自杀离世”虚假信息。
● 账号“****东方”通过剪切拼凑方式捏造“某地发洪水”虚假信息及画面。
相关账号已被平台依法依约关闭。
在违背公序良俗类案例中
↓↓↓
● “摄影师**”“街拍***”“街角***”等账号以记录真实生活街拍为名,在路人不知情或未经路人明确同意的情况下,发布传播可能侵犯他人肖像权、隐私权内容。
● 账号“**冉”频繁发布“深夜送女孩回家”为主题的视频,存在博眼球换流量问题。
● “甜心***”等账号在地铁等公共场所偷拍并发布视频,配文中刻意植入低俗、“软色情”元素,诱导用户进行低俗互动评论。
相关账号已被平台依法依约禁言,同步暂停营利权限。
在违规引流营销类案例中
↓↓↓
● “心可**”等账号打造悲惨人设,冒用外卖员身份编造“苦情”剧情,借公众善意实施卖惨营销。
相关账号已被平台依法依约禁言,同步暂停营利权限。
● 账号“**姐妹”编造“被父母抛弃”“身中14刀缝140针”等悲惨情节,批量发布同质化文案,借公众善意博流量营销。
相关账号已被平台依法依约关闭。
资料:新华社 人民网
编辑:沐沐 何鑫
美编:海健
校对:华铮
主编:吕彬
监制:穆军 侯智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