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光影、紫藤垂蔓,还有花窗上盛放的海棠,在设计师的巧思下,通过缠花、盘金刺绣等非遗技艺在服饰上复活。14日入夜,200多岁的恭王府发布“恭·时尚”品牌,37套概念服饰和35套新中式成衣及配饰亮相。
与胸前印着文物图案或者博物馆logo的T恤不同,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的文创服饰散发出一股“既古又新”的魅力。秀场设在恭王府银安殿前,穿着华服的模特在檐角脊兽的注视下走过。紫藤垂蔓的流动线条、海棠花窗的几何纹样、“天下第一福”等王府经典元素,在服装配饰上重现。
“我们努力实现恭王府经典的元素从视觉观赏性到穿戴功能性的创新转化。”北京恭王府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娟说, 新品牌及其2026新品系列的亮相,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的一次深度对话。未来,将围绕“传统文化,当代表达”的核心理念,携手创意人才进行跨界联名的“在地化创作”。在运营模式上,该品牌采用“小主衣橱体验店+服饰体验馆+线上销售”的多轨并行策略。
横跨文博和服饰两个领域的品牌,有人点赞,认为博物馆的“穿搭”文创终于时尚起来了,可以真正做到“穿得出去”了;也有人担忧,商业味道会盖过文化味。对此,赵娟说,新品牌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希望系列产品能够走进大家的日常生活。
不仅恭王府一家,越来越多博物馆通过文创设计,表达着“爱美是一种生活态度,跨越时空”的理念。国家博物馆推出国韵芳华马面裙,设计元素集合了孝端皇后凤冠、松石绿釉雕凤凰牡丹纹梅瓶、霁青釉金彩海晏河清尊等文物。消费者在网上评价,“太惊艳了!国家队出品,物有所值”。故宫博物院的太和殿建筑毛绒玩偶挂件、花神固体香膏礼盒和书灯等,也是最近热销款。赵娟说,新品牌将持续打造兼具视觉美感与文化深度的系列产品,让东方美学流淌于当代生活场景。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刘冕,武亦彬